編者按:今年,是全面小康社會建成之年。1983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蘇州,蘇州之行印証了小康社會建設的現實可行性﹔2014年末,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明確提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殷切期望,“強富美高”已成為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孜孜追求。改革開放40多年來,從小康到全面小康,江蘇持續走在前列,作出表率。為此,本網從村居、街鎮、縣區以至設區市等不同層面選取報道對象,推出“小康之路”系列融媒體報道。
邢樓鎮的繡球花產業大棚。閆峰攝
土裡刨食,能不能讓一個經濟薄弱村快速走上小康路?東庄村用事實証明:能。
作為江蘇邳州市邢樓鎮念好“土地經”的代表,東庄村通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產業經營模式,僅用了兩年時間,就讓一個曾經的貧困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這個村集體年純收入過百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8萬元。
邢樓鎮也通過全面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在轉型陣痛中找到了適合的鄉村振興路徑。
東庄村稻鴨共作田裡出產的鴨蛋。閆峰攝
改變:從一窮二白到日有進項
入梅后的第一場雨,倒是給東庄村支部書記兼村農業公司負責人李偉帶來了難得的休息時間。
在既是辦公室又是休息室的臨時板房裡,李偉將一個寫有“6.12”字樣的小紙條放到一筐剛採收來的鴨蛋上,“這是從地裡採收鴨蛋的日期,出貨的時候日期靠前的先出,現在市場銷售好,最多隻存三天的蛋。”李偉說,他們每天採收的鴨蛋穩定在5筐300來斤,能賣2000多元。
村集體每天都有進賬,放在幾年前,李偉想都不敢想。“鎮派出所支援了2萬塊錢,1.5萬元買了一個廣播大喇叭,當時趕上三夏防火,剩下的5000塊買了幾張床給晚上查檢秸杆禁燒的村干部用,就沒了。”2015年,李偉退伍回到村裡接任村支書的時候,用上無片瓦來形容村集體並不過分:村委會辦公借用的是村小學的教室,村集體不僅沒有集體財產和收入,還欠著2萬多元債。
作為“十三五”期間劃定的經濟薄弱村,東庄村的變化何來?
2018年,按照市場化運營模式,由李偉牽頭,6位村“兩委”成員入股,東庄村成立了村級農業公司,流轉了村裡1800畝土地從事規模化經營。村農業公司把經營的耕地進行了分類,800畝用於稻鴨共作,250畝用於稻蝦共作,余下土地暫時還耕種傳統農作物。
播種插秧,田間管理,收割採摘,6位村干部既是管理者,也是勞動者。就這樣忙活了一年,年底一算賬,村農業公司當年純收入達到60萬元。到了2019年,他們進一步優化結構,年純收入超過了100萬元。
“事實証明,隻要調整好產業結構,找到適合本地的發展方向,土地裡是能長出‘金豆子’的。”邢樓鎮黨委書記王小港告訴記者,僅用了兩年多時間,邢樓鎮18個行政村,村村都和東庄村一樣,有黨支部領辦的村級農業公司,有能為村集體帶來可觀收入的農業種養殖致富項目,邢樓鎮不僅消滅了貧困村,甚至還出現了年收入超500萬元的經濟強村。整個邢樓鎮的農業經濟已經走上一條良性和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邢樓鎮規模化種植的甜葉菊。閆峰攝
轉型:從挖礦財政到共同富裕
事實上,邢樓鎮這些年的經濟發展經歷了一個起伏。十年前,因為有5座石膏礦產資源可以開採,雄厚的財稅收入支撐著鎮級財政,經濟實力在當地鄉鎮排名中名列前茅。“但那個時候鎮財政和礦場老板有錢,村集體、農民並不富裕。”王小港說,2012年是個轉折年。那年4月15日,邢樓鎮冠源石膏礦發生局部塌方事故,直接導致該鎮全部石膏礦井關閉,斷了財稅來源的邢樓經濟發生了斷崖式下滑。
轉型勢在必行。邢樓鎮有超過10萬畝的耕地,是邳州市耕地面積和人均耕地擁有量最多的鄉鎮之一,立足耕地實施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既是邳州市給邢樓鎮確定的發展目標,也是邢樓鎮必須面對的現實。
一開始並不順利。聽說淮安等地稻田裡養龍蝦和螃蟹的共作模式做得好,王小港分批帶著村干部去參觀學習,回來后有四五個村也依葫蘆畫瓢,不是養出來的螃蟹又小又瘦,就是把龍蝦養丟了,連蝦苗錢都收不加來。
邢樓鎮農民有養鴨子的傳統。稻田裡養蝦養蟹不成功,2018年初,鎮農業公司考慮嘗試下稻鴨共作,就拿出20畝稻田放養100隻鴨子,秋后一算賬,大米、鴨蛋、鴨子三項收入加在一起,畝均純收入超過了2000元。王小港看到了新希望。
就這樣,“稻鴨共作”項目從東庄村開始,逐步在全鎮推廣,致富效益十分明顯。目前全鎮的“稻鴨共作”面積達到1.5萬畝,僅此一項就為農民增加收入超千萬元。
接下來,邢樓鎮又開始了第二輪產業引進。思田村建有50余座塑料大棚,大棚裡種的是繡球花。負責人高全義說,這是引進上海花卉企業聯盟共同建設的花卉產業基地的一部分,也是邢樓鎮採取“輕資產”招商模式引入的高效農業項目,“一棚繡球花保守估計銷售收入15萬元以上。”繡球花種植已在邢樓鎮推廣超過5000畝。此外,該鎮又引了包括甜葉菊、金陽草莓、車厘子等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高、易於推廣種植的多個農產品品種,農民致富有了更多抓手。
眼下,邢樓鎮正在打造一個面積5000畝,包括種植、觀光、體驗、展示和孵化等五大功能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用於集中展示邢樓鎮農業產業發展的全貌,而王小港更願意把這個園區當成一所培訓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學校”:這裡免費提供數十項種養殖農業技術,免費提供試種基地實習,學成畢業創業者,他們還可以幫助流轉土地,並持續提供義務指導,最終將其送上致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