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邺区建设局党委:筑牢“防疫墙” 当好服务员

2020年03月26日14:17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戴玉明(右二)在施工现场与项目方负责人沟通防疫及复工事项 李玲蔚摄

疫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南京市建邺区建设局党委全体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成立建筑工地专项组,全面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建筑工地抗击疫情一线筑起红色“防疫墙”。

坚守一线 筑牢防疫守护墙

“疫情紧急,等忙完这阵我再休息!”这是建邺区建设局机关党支部书记戴玉明最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建设局机关党支部支部书记,他既是局机关党支部的指挥员,又是防“疫”排头兵,自春节以来就一直带头奋战在一线从未休息。

建筑行业面临劳动力来源广、流动性强等困难,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形势尤其严峻。针对这一难题,戴玉明带领他所在的建筑工地检查四组摸索出一套“自查自治”工作法,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中明确若干管理人员,组成项目工地自查小组,排定值班表,重点检查项目生活区等,区工地检查组不定期进行督导督查。“自查自治”工作法不但减轻了检查组的管控压力,还提高了工人的自觉性,已被推广到各个检查组,受到检查组工作人员一致好评。

建邺区内某重点项目工人众多、消杀不到位、防疫物资短缺、封闭管理差……得知情况后,戴玉明每天都要到项目现场,叮嘱建设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一项一项落实防疫措施,这是他的“刚”;发现工人口罩不足时,他又主动协调区商务局帮助联系购买口罩,还将申请到的2000个口罩一个不留都捐赠给工人,这是他的“柔”。

刘锦国(右一)在工地巡查 李玲蔚摄

创新方法 组建防疫复产“锦囊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对党员来说就是一声号角。自疫情爆发以来,建邺区建设局法规科科长、56岁的刘锦国主动下沉一线,加入到区建筑工地检查组中去,每天跑工地、管防疫,身边人都劝他“老刘啊,你没几年要退休了,腿脚也不方便,就歇歇吧”,但他总说“我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党员,非常时期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做到轻伤不下火线,竭尽全力发光发热。”

每天,刘锦国都要带上他的笔记本去工地检查防疫情况,食堂卫生、场所消杀、测温登记……工地的各项防疫措施是否落实到位,他都逐一记录,包括工人反馈的意见、企业面临的难题都是他必记的内容,“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但是我手勤快”,密密麻麻的小笔记就是他的“防疫宝典”,也是他主动服务、坚守一线的荣誉证书。

谢水万是建邺区建设局机关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在这次防疫工作中他得了个“活锦囊”的外号,不仅因为他平时工作思路广、爱琢磨,还源于他的几个防疫金点子。按照“防疫+”的大思路,谢水万在做好工地防疫常规检查的同时努力寻求工作创新。他与组员们共同为工人制作实名制胸牌,附上健康码、身份证信息以及该人员在工地内的工种信息,方便进出人员管理;同时帮助工地完善门岗制度,要求门岗要有“总花名册、个人信息档案、测温台账、消杀台账”四大台账,方便检查工作人员快速查找信息,真正做到人员精准管控。

冯易(左)正在帮助外地返宁人员进行信息登记 李玲蔚摄

冲锋在前 当好返岗人员“服务员”

认真做好建筑工地来宁人员核酸检测安排和统计,主动对接隔离酒店和爱心宾馆,他是单位24小时值守人、是司机,还是后勤保障人员……这位防疫一线的“万能工” 叫冯易,是建邺区建设局党委所属质安站党支部的一名党员。 “哪里有危险、哪个岗位缺人,我就出现在哪里。”截至3月25日,全区建筑工地春节后来宁已有2万多人,核酸检测达到万余人次,冯易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

作为建筑工地项目组的一员,冯易的工作困难颇多,工地来宁人员大部分是外来人员,普通话带口音,文化程度也不高,沟通起来阻碍重重,冯易耐心与工人沟通,用真心争取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3月20日,一名来宁人员,复工意愿强烈,带着父母,怀揣着仅有的1000多元私自开车来宁,直接到达项目组。冯易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发现该人员的“苏康码”“宁归来”均显示红色,且该人员年前已与建设单位终止劳动合同,不属于建邺区建筑工地人员。看着眼前一天没吃东西、无处可去的三人,冯易热心地为他们订饭,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和人员,将他们安顿到无锡的亲戚家中,而他自己却一天一夜没有休息。

“在防疫工作中休息没保证、吃饭不准时是常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清楚自己的职责,关键时刻,必须冲锋在前”。一个支部坚守一方阵地,一个党员竖起一面旗帜,这不仅是冯易的坚守,更是许许多多战“疫”一线党员的共同诺言。(李玲蔚) 

(责编:张妍、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